2012/01/28

衝突的美感 上海田子坊

2011年6月6日,這是在上海的最後一個早上,六、七點鐘便起了個大早,在飯店裡攤開地圖,也翻了下旅遊書,再看看窗外的雨,便準備下樓徒步走到地鐵站,開始一趟沒有目的地的半天行程。

獨自站在地鐵路線圖前,雖說是沒有目的地,但在行前功課的準備以及前一晚蘇州工作的好同學的關心之下,還是找到一個我會有興趣的地方「田子坊」:一個保留了巷弄文化並整合了許多攝影工作室及現代創作藝廊的地方。於是便跳上地鐵前往此處。

田子坊在過去,因為地緣關係,集合了西方文化和在地市井文化,它的初步形成,是因其介於法租界的邊緣,集合了許多整齊的法式風格洋樓,同時也擁有極具上海特色的石庫門建築。也因為這特殊的法租界文化,在過去集結了許多海外的傳教士及文化人,當時許多有錢的知識份子也居住於這附近;在此同時,這兒也居住了一些中底階層的市井小民,俗稱「小白領」,需要每月穩定的收入來繳付房租和其他生活費用,因此許多人們便開始在樓門旁做起小生意,時而哼哼唱唱,時而四處叫賣,進而形成這樣獨特的田子坊文化。中國政府也於1998年開始實施特色街工程,將田子坊規劃為現在所熟悉的泰康路上海藝術街。


這樣的文化背景,在我踏進巷弄間,穿梭在胡同中,便四處可見因為衝突的文化所併出的火花;濃濃的老上海味道,但是樓面的店家卻是一間間的西式餐廳以及創意工坊。老舊的門面,看得出木門板已經過數十年以上的風雨催殘,而在老舊門板的外頭,裝上玻璃門並且用大鎖深鎖,看到這兒,我笑了,但也不知自己的笑中隱含著什麼涵意,因此便拿起相機隨意一拍,記錄這一刻。

站在巷弄中抬頭仰望著上海的天空,試圖感受些什麼,而大清早的田子坊,冷清到我和早起做運動的阿伯阿婆相對望,他們看著我東鑽西繞,而我看著他們從做運動到收拾自家環境,我看他們是充滿新奇,但他們看我則是充滿疑問。

中西文化的差異,巧妙結合後所產生的微妙火花,其實極度吸引人們的目光;歷史與現代建築的並存,可以是一種矛盾與衝突,但不能否認地,其實也極具美感。


2011年6月6日的早晨,我獨自一人享受著這樣的清閒。再次踏著自己的腳步,邁向回家的路。


備註:田子坊官網: http://www.tianzifang.cn/home




0 意見:

張貼留言